注册 登录 授权
联系我们
地址:
电话:
邮箱:
QQ:http://www.dafo666.vip
 
 
栏目导航
 
 
当前位置
资讯详情
湖南省雨花区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
作者:admin    发布于:2025-04-21

  欧陆注册

湖南省雨花区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

  雨花区位于长沙城区东南,东面以浏阳河为界,与长沙县榔梨镇和黄兴镇相望,以跳马镇为界,与浏阳市柏加镇相邻;南部以跳马镇为界,与株洲市石峰区相邻,与湘潭市昭山镇接壤;西面以芙蓉路、韶山路(至井湾子)和井湾子街道与文源、青园两街街界、洞井街道与桂花坪街道街界、同升街道与先锋街道街界、跳马镇与暮云街道为界,与天心区接壤;北以人民路(识字岭至花桥)和浏阳河为界,与芙蓉区毗邻。雨花区是“高铁之城”、“产业之城”、“创新之城”、“自贸之城”、“生态之城”、“幸福之城”。

  清末,长沙市郊区境地分属长沙、善化两县。1912年起,统属长沙县管辖。民国前期,长沙城郊属长沙县管辖。1926年8月,长沙近郊区农民协会成立,11月,长沙近郊区委成立。1927年3月,湖南省党部正式划定长沙近郊区管辖范围。5月21日长沙“马日事变”后,长沙近郊区被迫撤销。1928年8月,长沙市政筹备处划勘市区范围,城区与标界之间地域成为郊区正式区划的基础。1933年,长沙市政府成立,重新划勘市区范围,城郊从长沙县划归长沙市内四区管辖。1934年,长沙城区继续扩大。1938年8月,长沙实行城区与城郊分治,城郊从城区划出,改建为文艺、金盆、岳麓、会春4乡,由市政府直辖,即为郊区建制之始。1939年2月,裁撤长沙市政府,城区镇和城郊4乡划归长沙县管辖。1941年10月,恢复长沙市政府,城区镇和城郊4乡重归长沙市管辖,并将4乡改建为4镇。1943年12月,废镇改区,4镇改为相应的四区,称“外四区”。

  1949年8月4日,长沙和平解放,辖城东、城南、城西、城北、文艺、金盆、会春、岳麓8个区。

  1950年3月30日,设郊区办事处,领导文艺、金盆、岳麓、会春四区。6月10日,撤销郊区办事处,成立郊区工作委员会。

  1959年2月,湖南省委决定撤销长沙市郊区,辖区的黄土岭、新开铺划归南区,其余辖区并入长沙县。

  1962年1月12日,恢复长沙市郊区,除辖原郊区地域外,将岳麓区的天顶、望岳及长沙县所辖近郊8个人民公社和㮾梨镇划归郊区。11月,将从长沙县划入郊区的8个人民公社(㮾梨、黎圫、高塘、长冲、望仙桥、大圫、南圫、洞井)及榔梨镇和天顶、望岳划归长沙县。

  1978年1月,长沙县大托、洞井、黎托公社和望城县望岳公社划归郊区管辖。

  1996年4月22日,国务院批准同意调整长沙市行政区划,设立雨花区,雨花区辖原南区的左家塘、候家塘、井湾子、圭塘、南大路5个街道,原郊区的的黎托、洞井、雨花亭3个乡,区人民政府驻人民路4号。

  1996年6月19日,长沙市调整市辖区行政区,郊区9乡10场1镇分别划入五个市辖区,郊区保留部分乡、镇,接手部分城区,组建城乡一体的雨花区。

  1949年8月4日,长沙和平解放,辖城东、城南、城西、城北、文艺、金盆、会春、岳麓8个区。10月,设立文艺、金盆、岳麓、会春人民区公所,直属长沙市人民政府领导,下辖37保,其中农业户14保、居民户11保,半农半居民户12保。

  1950年3月30日,设立长沙市人民政府郊区办事处,统辖文艺、金盆、岳麓、会春4区。境域与1934年界址无甚变化,靠城区界址,东、南以铁路为界,北以兴汉路、湘春路为界,西以湘江东岸为界。总面积106平方千米,占长沙市总面积95%。6月,撤销郊区办事处,成立郊区工作委员会。8月,废除保甲制,农业、半农业地区划分为18个乡,分别建立乡人民政府,居民区设立11个居民委员会。至此,郊区始有真正的政权体系和独立的行政区划。

  1951年5月,从长沙县辖划入5个乡,分别建立莲湖、自然、新农(划归金盆区)、东屯渡、藕塘、新化(划归文艺区)、涝湖、朝镇(划归会春区)、岳华(划归岳麓区)9个乡,郊区调整为4区27乡。

  1952年,调整为4区24乡4个街道办事处。12月,岳麓区水陆洲居委会划归城西区。

  1953年3月,郊区区划调整为4区22乡6个街道办事处。8月,文艺区撤销东大路街道,居民划归城东区管辖,恢复蓉园乡建制;金盆区麻园湾街道划归城南区,恢复农改乡建制;会春区文昌阁街道和伍家岭、丝茅冲2个街道的居民区划归城北区,农民区改建为永福乡;岳麓区溁湾镇街道办事处改建为镇政府。至此,郊区下辖4区25乡1镇。

  1954年3月,长沙农场划归郊区管辖。9月,撤销郊区工作委员会,恢复郊区办事处。

  1955年7月,市内4个区所辖2个高级农业社和5个初级农业社及尚未入社的菜农就近划入郊区各区、乡。

  1956年5月,郊区撤区并乡,撤销文艺、金盆、岳麓、会春4区,所辖各乡镇调整为文艺、金盆岭、雨花亭、会春、岳南、岳北6乡和溁湾镇,管辖长沙农场。10月,会春乡划分为会春、洪山2乡。7个乡下设24个高级农业合作社。次年,析出洪山乡太阳升高级农业社,成立长沙市国营综合农场。1958年3月,长沙农场收归省、市管理。

  1958年9月,郊区撤销乡镇,建立工农兵学商五位一体、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,实行人民公社化。全郊设立东风、万年红、岳麓山3个公社,下辖19个大队和3个街道居委会,保留市国营综合农场。其中,岳麓山公社由岳南、岳北2个乡和溁湾镇合并而成,下设6个大队和3个居委会。雨花亭乡、金盆岭乡合并为东风公社,下设5个大队;文艺、会春、洪山3个乡合并为万年红公社,下设8个大队。

  1962年1月12日,恢复长沙市郊区建制,除辖原郊区地域外,另从长沙县划入部分近郊地区,辖岳麓区和雨花亭、东屯渡、伍黑路、岳麓山、洞井、南圫、大圫、高塘、㮾梨、长冲、黎圫、望仙桥、望岳、谷山14个公社及㮾梨镇,共193个大队和3个居委会。10月,望仙桥公社分为望新、东岸两个公社,望岳公社分为望岳、天顶2个公社,并将天顶、大托、南圫、洞井、望新、㮾梨、高塘、长冲8个公社和㮾梨镇划归长沙县。次年10月,又划出黎圫、谷山、望岳3个公社,郊区下设1个区5个公社共48个大队和3个居委会。

  1964年,伍黑路公社改为上大垅公社,并将东屯渡公社渔场、岳麓山公社岳麓渔场、上大垅公社史家湖渔业队从所在公社划出,扩建为国社合营湘湖渔场、岳麓渔场和史家湖渔场(1966年更名为红色渔场)。

  1968年2月,雨花亭公社改名韶山路公社。3月,岳麓山公社湘江大队划归西区管辖。4月,郊区办事处改为郊区革命委员会。12月,综合、东屯渡2个国营农场和长沙市园艺场、市养鹿场划归郊区管辖。

  1970年,湖南农学院、农科院所属农场划归郊区,改建为团结、立新2个大队,划归东岸公社管辖。望城县境内国营东方红农场划归郊区,省高级兽医研究所下放郊区管辖,并与市园艺场合并为长沙市良种繁殖场。郊区下辖5个公社、5个农场、3个渔场、1个养鹿场,共50个大队,16个管区。

  1971年10月,市良种繁殖场划归市管(1973年分设为市园艺场和市畜牧农场)。

  1973年6月重新划归郊区。12月,将岳麓山公社咸家湖、望麓桥2个大队和麓山大队及望岳公社望岳大队一部分划出,建成国社合营西湖渔场。

  1974年3月,国营综合、东方红农场划归市管,1975年,国营综合、东屯渡、东方红、畜牧农场,园艺场、养鹿场重归郊区管辖。

  1978年1月,长沙县大比、洞井、黎比公社和望城县望岳公社划归郊区管辖。至此,郊区行政区划相对稳定,辖9个公社、5个国营农场、4个国社合营渔场、1个养鹿场。

  1983年5月,郊区开展政社分设,建立乡、村政权的试点工作。韶山路公社改称雨花亭乡。

  1984年2月,历时25年的人民公社体制改制为乡人民政府。东屯渡公社更名为马王堆乡,上大垅公社更名福安乡,其余仍原名命乡,原大队改为建制村,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。此后,先后有红旗、桂花、新河、国庆、沙湖、赤岗、金盆、火星等村被征用。

  1993年6月,福安乡胜利村划归北区。10月,雨花亭乡石马村划归南区,望岳乡咸嘉湖划归西区。

  1996年6月,郊区下辖9乡1镇10场,90个村、9个居委会,28个管区(分场),即:马王堆乡(8村1居)、东岸乡(11村)、黎圫乡(12村1居)、大托乡(11村)、洞井乡(18村)、雨花亭乡(7村)、望岳乡(6村1居)、岳麓山乡(16村)、福安乡(1村)、火星镇(6居)、东屯渡农场(4分场)、畜牧农场(2管区)、园艺示范繁殖场(1管区)、国营综合农场(12管区)、东方红农场(3管区)、湘湖渔场、西湖渔场(2工区)、岳麓渔场(2管区)、红色渔场、市养鹿场。

  1996年6月19日,长沙市市辖区调整,撤销郊区,设立雨花区。7月10日,挂牌成立。下辖左家塘、侯家塘、井湾子、圭塘4个街道,黎托、洞井、雨花亭3个乡和高桥乡筹备领导小组。12月,本着“优化配置,城乡一体,成块连片,界限分明,便于管理,有利发展”的原则,进行区域微调,新设立东塘、砂子塘2个街道,保留左家塘、侯家塘、圭塘、井湾子4个街道建制,对城区街道作切块调整,以东塘广场为中心,以韶山路和劳动路为轴划为四块,东北角为左家塘街道,西北角为侯家塘街道,西南角为东塘街道,东南角为砂子塘街道,井湾子街道与雨花亭乡合并以乡建制,将洞井乡大塘、圭塘、月塘3个村划归圭塘街道。洞井乡改称为洞井镇。新建高桥乡,保留黎托乡。区域微调后,雨花区下辖6街3乡1镇,97个居民委员会,39个村。

  1997年7月,长沙市政府决定设立雨花亭街道和高桥街道,2个乡建制撤销。

  2010年,撤销洞井镇、黎托乡,以街道建制;撤销全区行政村建制,成立社区筹委会。辖9个街道办事处,90个社区,37个社区筹委会。

  2011年,调整部分街道行政区划,将洞井街道析置为洞井、同升2个街道办事处,将黎托街道析置为黎托、东山2个街道办事处,同时启用原与雨花亭街道合署办公的井湾子街道办事处,将雨花亭街道拆分为雨花亭、井湾子2个街道办事处。

  2012年1月,同升街道、东山街道、井湾子街道分别挂牌成立。是年底,全区辖左家塘、侯家塘、东塘、砂子塘、圭塘、雨花亭、高桥、洞井、黎托、同升、东山、井湾子12个街道。2015年,长沙市区划微调,长沙县跳马镇整体划归雨花区管辖。辖12个街道、1个镇,112个社区、35个社区筹委会。

  2015年年底,雨花区辖跳马镇1个镇,雨花亭、高桥、左家塘、侯家塘、东塘、砂子塘、圭塘、洞井、黎托、同升、东山、井湾子12个街道;计13个行政村、114个社区、16个社区筹委会、3个社区筹备组,11个农村经济合作社、7个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。

  目前全区总面积292.08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128.9万,辖12个街道、1个镇,1个省级工业园、1个自贸管理机构、1个站场管理机构、1个市级物流产业园。

 
 
版权所有 Copyright(C)2009-2022 恩佐2注册有限公司